_0
_1
_2

西浦

大赛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西浦大赛”,XJTLU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Award)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简称“西浦ILEAD”)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创新举措。大赛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教学竞赛版块。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始终秉持“通过教学创新,让学生受益”的办赛理念,鼓励高校教师自主报名参赛,探索真正能改善学生学习体验的、有意义的教学创新。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不止于选优评优,更为参赛选手们提供了教学创新案例分享、教学创新研讨会等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的“工具箱”,打造了教育创新者大会、创新者说、我是老师等数个点燃教师教学创新热情的“能量场”,以期在赛前、赛中和赛后全过程支持教育创新者们持续成长。西浦大赛因其创新性的赛制、有温度的支持和专业化的体系,被广大参赛教师们称为“纯粹的教学创新生态”“独具特色的创新大赛”和“教育创新者的家园”。


九年来,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基于九届大赛的在线教学分享视频资源、历届大赛获奖选手的优秀教学案例以及大赛组委会对获奖选手的访谈,构建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成长型资源库”。请识别以下二维码或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查看海量教学创新资源(推荐用电脑浏览器观看)。



https://ilead.xjtlu.edu.cn/zh/activity?type=6


为了支持更多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创新,西浦大赛组委会全年持续分享获奖选手优秀案例。本期分享的是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获得者、来自西安体育学院田霖老师团队的《1秒决策力训练解决篮球实战复杂问题的混合教学创新实践》。


教学创新特色

运用OBE教育理念,培养国家战略所需的大中小篮球教师、教练,将1秒决策力训练作为“学习目标→阶梯教学→教学活动→评价体系→毕业要求→育人格局”的主轴线,作为学习目标、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同时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格局10个维度交叉融合融入课程,采用阶梯式教学和五位一体混合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解决篮球实战中的复杂问题。


教学创新实践精彩展示


点击以下视频,观看田霖老师团队在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现场的精彩展示。


教学创新案例分享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篮球专项理论与实践》

面向学生:大二及大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篮球专项学生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习先进篮球战术体系知识(5人防守体系→5人快攻体系→5人进攻体系)。


2. 掌握实战中篮球技战术运用的方法(国际视野:如国际国内赛场流行的手枪、牛角、电梯门等进攻战术,1211、221、131等全场防守,贝壳防守以及混合防守,5人快攻体系,等等)。


能力目标

1. 分析篮球实战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实战问题方案。

2. 自学自练,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实战问题的能力。

3. 篮球实战中技战术合理运用能力。


素质目标

1. 培养自律上进、拼搏自强、团结奋斗的品质和社会责任。

2. 树立篮球强国的决心,助推体育强国、篮球振兴战略。

3. 传承精神,学习全球先进篮球理念,服务家国,树立服务家国大中小学“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及协同思政育人价值观。


教学创新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战术思想不统一,难以解决篮球实战中的复杂问题

传统课堂教学和训练战术体系与现代篮球(国家队、NBA、CBA、CUBA、全国青少年篮球联赛等)战术体系实战运用脱节,解决复杂问题方案缺少体系化设计,解决问题衔接性、连续性、针对性不强。

篮球实战复杂问题是一瞬间10人动态对抗情境,难以复盘,语言难以描述,学生难以形象理解,导致难以精准解决每个学生存在问题。


缺少教师和教练视角的体系训练和评价体系

课程缺少以教师和教练视角战术体系思维训练,缺少角色指挥比赛实践等。学生更多是以球员视角局部思维训练,不利于综合能力提升,不利于就业。大部分学生缺乏价值目标,缺乏个人和团队的目标,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尚不清晰,缺乏专业结合思政的评价体系。


教学创新的方法和实践


通过分析国家战略,以学生兴趣点切入,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要求和“两性一度”及“三从一大”训练原理,形成了“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课程目标→学生目标→教师使命”的一体化设计。


构建1秒决策力训练解决篮球实战复杂问题学评体系:阶梯教学+“五位一体”混合课程体系+先进篮球理念融入大中小学“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协同思政育人体系。



总体设计

将1秒决策力训练作为“学习目标→阶梯教学→教学活动→评价体系→毕业要求→育人格局”的主轴线,作为学习目标、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教学策略

讲中国篮球故事(姚明放弃近亿元代言费,担任中国篮协主席,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观看国家队比赛(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获世界杯亚军,无畏金兰精神),导入先进战术体系知识,融入创新实践,以此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规律。


学习先进战术体系,培育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学生解决篮球实战复杂问题的能力(1秒决策力→1秒行动力)。



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格局10个维度交叉融合融入课程,其中包括:全球视野、国家战略、职业使命、专业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团结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法律意识。



教学实施

阶梯教学:实战案例→技战术模型→团队学习→创新训练→实践与就业

阶梯教学内容落实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大致是:视频导入、小组展示、课堂讲授、实战对抗、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小组竞赛、仿真训练、学习总结、角色实践。



依据BOPPPS设计课程



B视频和问题导入: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为驱动,导入中国女篮准绝杀澳大利亚女篮闯进世界杯决赛视频案例。


O目标:分析案例,渐进学习目标5人战术体系,融入思政。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自信、团结奋斗、无畏金兰精神等。


P前测:通过学习通测试、小组展示等形式进行前测,将先进5人战术体系与学生已知战术知识关联,兴趣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P参与式学习:运用“五位一体”混合课程体系。


其中包括


●在线教师拆分5人战术体系或分配任务,学生拆分具体战术案例;
●课堂中进行1秒决策力训练;
●教学资源拓展案例分析、专家观点、全球篮球理念;
●教学模型指导进行角色训练,构建技术动作模型、战术体系思维模型、角色模型(教师、教练、运动员、裁判员);
●新媒体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记录成长经历,通过新媒体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自我分析技术动作模型、战术模型理解与运用、角色实践效果(1秒决策力训练检验),并做成案例题库,帮助学生解决共性和个性问题。


围绕实战对抗,快速进入高阶训练(1秒决策力训练),具体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视频导入、课堂对分、弹性课堂、小组展示、纠错指导、实战对抗、角色训练、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小组互评、师生交流、评价反馈。



P后测:根据案例高阶内容,课上存在问题,进行主观题测试(如1秒决策力测试),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仿真训练,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篮球实战复杂问题能力(1秒决策力)。


S总结:结合学生毕业要求,进行本次课、本阶段、本学期、本学年、大学目标、职业规划等系统总结,并融入价值观。



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总结情况,进行新媒体展示,对课后总结进行评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交流分享学习经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好胜心(得到了学生喜爱),做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新”。



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主要活动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采用传统课堂+课堂对分+弹性课堂的形式,运动训练学生4学期,共512学时,体育教育学生4学期,共384学时。


各个活动比重:课前学习5%,课堂讲授、师生交流、小组展示20%,实战对抗、小组竞赛40%,对外(课上、课下)交流活动15%,师生和生生交流讨论10%,社会实践、创新训练、创新创业、专业论文10%。


课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全过程、多维度→师生课前、课中、课后及线上、线下→考评与反馈。


在平时成绩考核中,进行角色结合思政的考核方式,增加了战术体系理解(文图、战术导图),本次实战比赛、一个阶段、本学期学习的总结,并且进行了自评、互评、师评,根据上述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并计入平时成绩。


在技战术考核中,在实战对抗部分,增加了篮球体系运用的要求,在体系中技战术运用合理性与个人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计入技战术考核成绩。


平时成绩占30%,其中日常考勤(及课堂测试)占10%,平时课上表现(1秒决策力训练)20%,包括学习态度、思政融入情况和对篮球体系理解(战术实战运用、学习通成绩、自己和教师以及学生间评价)。


技战术成绩占70%。本学期无理论考试时,个人能力在篮球体系中实战运用效果(实战技战术运用、创新训练)占30%,技战术考试占40%;本学期有理论考试时,理论成绩(对技战术理解)占30%,个人能力在篮球体系中实战运用效果占20%,技战术考试占20%。


教学创新的效果


以篮球实战所需1秒决策力作为学习目标考核评价参照依据

其中,教学评价分为5个部分进行考核,其中课上课下测试10%、1秒决策力角色训练20%、实战对抗技战术运用20%、创新训练总结10%、期末考试40%,并对应制定了8个部分的评价量规(学习通测试、角色定位与目标训练、小组展示、1秒决策力竞赛、实战对抗、1秒决策力总结、阶段性总结报告、角色实践)。



依据5人战术体系评价方案(1秒决策力解决篮球实战复杂问题)进行评估

根据篮球实战应用型评价方案,明确每1秒战术任务。对学生实战战术理解与运用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包括对5人战术体系理解、战术的衔接、个人位置与角色定位、个人能力运用、体系配合的效果(1秒决策力、角色效果、团队效果)进行应用型综合评价。


学生将5人战术体系理解、个人位置与角色定位的评价、实战运用情况、视频分析形成总结报告,作为教学评估的依据。


考核方式为过程性评价,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在线学习、课前作业、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多个时空维度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教学反馈方式

1. 通过课堂学习战术体系知识,解决学生自学存疑。 


2. 课堂小组竞赛后的补充讲解,可通过讨论引导的方式,解决学生讨论和实战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3. 课后对学生课堂学习反馈问题进行解答,对作业进行批改,对小组作业进行点评。 


4. 通过学习通平台,对学生主观题做出评价,将优秀个人和小组选做作业(角色仿真、导图、视频、报告)做成微视频发布微信、抖音平台,进行公布、投票。.


5. 对共性问题,可录制微课推送学生微信群、抖音翻转课堂(学生感兴趣);个性问题推送个人。


教学创新实践的普适性


将“打好篮球”抽象的概念设计成一个具体化的学评标准,即以篮球实战所需1秒决策力作为学习目标和过程性考评参照依据。


运用OBE教育理念,培养国家战略所需的大中小篮球教师、教练,通过1秒决策力训练作为“学习目标→阶梯教学→教学活动→评价体系→毕业要求→育人格局”主轴线,作为学习目标、考核评价主要依据。


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要求和“两性一度”及“三从一大”训练原理,形成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课程目标→学生目标→教师使命一体化教学设计。


构建1秒决策力训练解决篮球实战复杂问题学评体系:阶梯教学+“五位一体”混合课程体系+先进篮球理念融入大中小学“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协同思政育人体系。


教学创新背后的故事


Q:您做教学创新的初衷是什么?


田霖:我做教学创新是出于我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对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的热爱,对学生育人工作的热爱。在7年教学训练工作中,我经历了成人、大中小幼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的教学与训练,从中掌握了一些篮球运动的规律。其中,我有1年半时间作为学校代表队助理教练,对战术体系、比赛方法了有了新的认知,进一步加深了对现代职业篮球理念的理解。在社会服务实践中,我作为企事业单位主教练、以及大中小学主教练,将先进篮球理念进行了实践运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执教过的单位给予了非常多的肯定。


我将社会经验与校园教学经验做了对比分析。为什么社会实践的效果有时候会更好呢?总结如下:


第一,企事业单位职工有共同的目标,处于对集体荣誉的追求,大家会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目标统一、训练思想统一,容易较高标准完成战术训练。


第二,校外大中小学生,他们对篮球有足够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视篮球为生命,每次听我将国际国内流行战术案例时,他们眼里是有光的,充满了对新理念新知识的求知渴望。


第三,本校学生中,运动训练学生有较好的技术基础,体育教学学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但是,他们考上大学以后缺少了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缺少了一个很明确的价值引导。再加上每个学生运动经历不同,对篮球认知的也有所区别,相对于“白纸”而言,在训练时,容易形成各自特色,而不遵从篮球实战的规律。


社会教学和训练实践积累的经验给了我一些启发。我通过两大部分进行统一思想。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为驱动,对学生感兴趣的国家队、NBA、CBA、CUBA等篮球战术体系作为案例,通过学生喜欢的战术案例与自己实战案例做对比,进行视频分析,如技术动作模型分析、战术模型运用分析等,从而统一学生战术思想,并进行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训练。


二是,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白我的大学四年要做什么,毕业以后要经历什么,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通过对国家战略的分析,社会对学校教师、教练工作的要求,企事业特招篮球专项生的工作现状,篮球培训与球馆运营等创新创业的行业现状,进行一些案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目标。


那么如何将“会打篮球”“篮球教练员、专家、解说员”更具体化描述呢?我通过经验结合理论的方式进行描述。比赛中每一瞬时片段,都需要具体角色阅读进攻或防守的具体环境。通过篮球战术体系具体预案要求,场上5人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即以1秒决策力解决篮球实战问题。我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定性定量分析篮球实战问题。


我在学生总结中发现,学生给予了我很多肯定,很多总结让我看得很感动。这是让我坚持创新教学和训练的动力。


通过学生的学习总结,我也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会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更容易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也更容易引发和人生紧密联系的思考,更容易融入思政。


战术学习是统一思想的训练,锻炼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更容易关联价值观与个人目标(大学目标、职业目标、人生目标等),并且传授了高阶知识。这培养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今后世界复杂变局中的问题,我希望学生具备分析复杂问题,以及提出解决复杂问题方案的思维能力,更好地服务家国、服务家国的学校。


上述是我“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课程目标→学生目标→教师使命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的来源。


Q:教学创新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田霖:课程大纲进度内容的安排、设计与教学创新进度安排不一致,创新教学的进度安排是一个体系任务的教学,不是固定知识教学设计,我会根据学生上一次课或这个阶段的实战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PBL问题导向训练,在技战术练法及安排上与传统课堂训练模式有所区别。


我遵从学生学习的切身体会,我会从学生实战效果、学习总结、训练积极性、上课专注度、1秒决策力测试答题等几个方面与传统训练模式做对比分析,并且将这些过程做成新媒体作品,侧面关注同行、专家、领导的评价,并且参加教学比赛,将创新部分作为我的比赛作品的内容,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


目前,我的教学创新得到了一些专家、领导、同行的认可,同时课程内容符合两性一度等要求。


Q:请简述您对教学创新本身的理解。


田霖:我个人认为,教学创新本身要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国家发展的需求。围绕习总书记在教育战略视野中提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们要分析国家战略、纲要、规划、意见等文件精神和顶层设计,如篮球振兴战略,体教融合意见提出以体育人,国民教育体系将承担培养优秀运动人才的责任,新课标意见提出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1至2项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建立学校、体校、俱乐部一体化青少年篮球发展机制,提升小篮球联赛等赛事水平等等。



联系大赛组委会


邮箱:Innovation@xjtlu.edu.cn
电话:王老师 0512-88161893
微信:请搜索XJTLUILEAD添加艾力小助手微信。


 


西浦ILEAD作为教育从业者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研修、教育创新全球社群运作与未来学校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旨在支持学习者与教育者终身学习、支持教育机构发展组织学习能力。

▼戳阅读原文